新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首页>通知公告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通知(第2号)

发布者:2024 发布时间:2024-09-14 浏览量:2035

一、主办机构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水问题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水利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三、协办单位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地球科学》编辑部

四、论坛背景

      为了更好地研讨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国水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山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承办。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水论坛已经成为倍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学术盛会。

     中国水论坛最早于2003年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发起,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主办。从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开始,使用统一的论文集封面和排版格式,以及统一的会标、会旗和办会模式,逐步形成独特的办会风格,得到了广大学者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在中国重大水问题认识与研讨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关于“中国水论坛”的详细信息,可登陆网站:http://www.waterscience.cn/WRC/waterforum/。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将于2024年11月8日-10日在武汉市召开,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承办,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协办。本届水论坛将以“水科学与宜居地球”为主题,面向水科学的研究前沿,对接“宜居地球”国际计划,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水生态环境健康,围绕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生态安全、水污染治理与修复、水环境与人体健康、水灾害防治等多项议题展开,展现新时代中国水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等提供水安全保障科技支撑。

五、会议主题与议题

主题是:水科学与宜居地球

会议拟设以下主题分会场(会视情况有所变化)

1. 地表水资源利用与管控

(1)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智慧管控;
(2)水环境监测及其污染溯源与管控;
(3)水文过程与水资源评估;
(4)人水互馈与水资源预测。

2. 地下水资源

(1)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供水安全;
(2)地下水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
(3)地下水循环动力学过程与模拟。

3.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1)地表水-地下水关系监测与评估;
(2)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与预测;
(3)气候变化与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4. 水环境与水生态

(1)地下水污染溯源与管控;
(2)水污染治理与修复;
(3)生态水文理论与实践;
(4)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协同调控;
(5)水生态韧性与氧平衡。

5. 水环境与人体健康

(1)地质医学与水环境健康;
(2)水风险管控与灾害应对;
(3)水合作与跨界治理。

6. 青年学术论坛


根据专家申请,目前已安排分论坛如下:
1.水互馈与水资源预测分论坛
(召集人:田富强、王国强、李志、杨龙)
2.不同类型干旱演变特征及其传播过程
(召集人:史海匀、黄生志、段伟利、郝增超、周玉良)
3.水生态韧性与氧平衡分论坛
(召集人:刘建超、孙博闻、李明、杨正健、张伟)
4.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调控分论坛
(召集人:于磊、李茉、段伟利、胡鹏、解玉磊、张宝庆)
5.地质医学与水环境健康
(召集人:郭华明、舒为群、邓娅敏)
6.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与预测
(召集人:梁修雨、谢月清、郑天元、鲜阳)
7.地下水循环动力学过程与模拟
(召集人:蒋小伟、姜振姣、戴恒、姚莹莹)


请大家在报名时注明分论坛名称,有部分代表已在1号通知后通过邮件形式报名,建议2号通知发布后再次通过二维码扫码报名确认。
图片

六、论文提交与出版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拟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正式出版,欢迎踊跃投稿。会后将出版中国水论坛论文集,不收版面费。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入选论文正式出版时,主编有权对论文进行文字加工及必要的删改。论文文稿请用MS Word系统录入排版,用E-Mail发至会议秘书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同时,优秀稿件经投稿人许可,将向《地球科学》《安全与环境工程》《水资源保护》等优秀期刊推荐刊登,也可投稿到《water》中国水论坛专刊。

七、优秀青年论文评选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会议期间将组成评委会,评出10篇优秀论文,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颁发“中国水论坛2024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证书和奖金。

(1)评选对象:35岁以下(即1989年1月1日以后出生)青年科技工作者、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曾经获得过此奖的学者不能再次申请);

(2)评选要求:参加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的代表,必须是发表在论坛论文集上论文的第一作者(获奖后论文必须在论文集出版,否则取消获得的奖项);必须提交论文全文,所提交的论文是中文撰写,未公开出版;必须是在论坛上宣读的作者;在会前规定时间内上交申请表1份(网站下载)。详细内容请浏览:http://www.waterscience.cn/WRC/wrc/qn.htm。

八、会议费用

1. 会议注册费用包括会议资料费和会间餐费,住宿及旅费等其他费用自理。

2. 会议注册费收费标准:

10月10日前,普通代表1600元/人;研究生1100元/人;

10月10日及之后,普通代表1800元/人;研究生1300元/人。

3. 缴费账户

户   名:武汉盛世腾达会议会展有限公司

开户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创业街支行

账   户:127918726410201

行   号:308521015612 

图片

缴费请备注:中国水论坛+姓名
注:会议论文集免交版面费。
4. 会议酒店
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住宿费用自理,请在参会报名中写明房间预订数量和入住时间。

图片 

九、重要日程

2024年3月11日:发出会议一号通知(已发)

2024年8月31日:发出会议二号通知,通报会议安排及各议题召集人

2024年10月10日:参会回执及展板电子版提交截止时间

2024年10月15日:发出会议三号通知,通报会议的会场、报告及日程安排

2024年10月25日:提交会议论文全文截止时间

2024年11月8日-11月10日:会议召开时间

十、会议初步安排

2024年11月8日,8:00-20:00,全体人员报到

2024年11月8日晚,19:30-21:00,青年学者沙龙-主编面对面学术活动。《Journal of Hydrology》《Hydrogeology Journal》《地球科学》《水资源保护》等期刊主编、全体参会人员

2024年11月9日上午,8:30-9:15,开幕式。全体参会人员

2024年11月9日上午,9:15-12:00,特邀报告,报告人:院士、知名学者;全体参会人员

2024年11月9日下午,14:30-18:00,分会报告。全体参会人员

2024年11月9日晚,20:00-21:30,中国水论坛协调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全体参会人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拟申报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的单位代表

2024年11月10日上午,8:30-12:00,分会报告。全体参会人员

2024年11月10日下午,14:30-17:00,特邀报告,报告人:院士、知名学者;全体参会人员

2024年11月10日下午,17:00-18:00,闭幕式。全体参会人员

十一、会场及住宿安排

会议地点: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
参会代表可自行安排食宿,也可以通过会议组委会进行安排,大会不安排接送站,请自行前往。
具体报到路线
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高新大道408号(高新大道与佳园路交叉口)

(一)天河机场至武汉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

1.出租车(48公里约1小时车程)
天河机场到潮漫凯瑞国际酒店打车费用约150元
2.公共交通路线(全程约1小时58分钟)
天河机场(C口)乘坐地铁2号线(往佛祖岭方向);到佳园路站(C口)出,步行约1公里即到酒店。

(二)武汉站至武汉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

1.出租车(18公里约35分钟车程)
武汉火车站到潮漫凯瑞酒店打车费用约40元
2.公共交通路线(全程约1小时)
武汉站西广场站乘坐地铁19号线(往新月溪公园方向)到光谷五路站,站内换乘11号线(往武汉东站方向)到武汉东站(D口)出,步行约1.1公里即到酒店。

(三)武昌站至武汉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

1.出租车(14公里约40分钟车程)
武昌火车站到潮漫凯瑞酒店打车费用约40元
2.公共交通路线(全程约1小时)
武昌火车站乘坐地铁4号线,(往武汉火车站方向),到中南路站,站内换乘2号线(往佛祖岭方向),到佳园路站(C口)出,步行约1公里即到酒店。

(四)汉口站至武汉光谷潮漫凯瑞国际酒店

1.出租车(30公里约50分钟车程)
汉口火车站到潮漫凯瑞酒店打车费用约80元
2.公共交通路线(全程约1小时13分钟)
汉口火车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佳园路站(C口)出,步行约1公里即到酒店。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文章、罗明明、马斌,杨逸君

电  话:13349835327、13797096889、15827584917、18771062273

E-mail:wenz@cug.edu.cn

luomingming@cug.edu.cn

bma@cug.edu.cn

yijun.yang@cug.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邮政编码:430074



第二十一届中国水论坛组委会

2024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