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科普天地>科普活动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功举办第二届会员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9-01-07 浏览量:69


12月10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会员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市高校、研究所以及上海师大的近80名志愿者代表和会员参加了此次会员日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志愿者精神,探索志愿者工作。学会秘书处沈镭秘书长、姚治君、闵庆文、叶苹副秘书长参加了会员日活动,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姜鲁光博士主持了这次活动。

沈镭秘书长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发展与展望》为题,回顾了学会的发展历程,全面介绍了学会工作及未来发展情况。沈镭认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发展历程,是历届理事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促进我国的资源科学建设和服务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程,为深入推进学会改革,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志愿者活动,促进资源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沈镭提出要进一步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学会改革,扩大学会的对外交流,加强资源科技咨询工作,加强资源科学的学科建设,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技支撑。通过这次会员日活动,使与会代表和志愿者对学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部主任马超德博士作了题为《中国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流域综合管理》的特邀报告。马博士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展志愿者工作情况以及在中国开展淡水项目10年来的情况,主要在长江、黑龙江、澜沧江、黄河流域,从野外示范、引进国际经验、政策建议等途径开展工作,涉及领域为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淡水生态系统恢复、流域综合管理、流域规划、饮水安全、绿色水电、环境保护、气候变化适应等。马博士还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重视立法,依法管理;二是构建合理的权利结构,调动有关各方参与流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科学制定流域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四是以“行动计划”为载体,整合资源解决湖泊突出问题;五是尊重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调动公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六是应用“生态学系统方法”,综合管理流域自然资源;七是用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提高流域管理的科学性。与会代表对马博士的团队为保护中国河流、生态系统管理所做的努力报以热烈的掌声。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研究员做了题为“发现中国:资源、环境、生态与人文”为主题的报告,他给大家展现了祖国美好的河山,也讲述了比水污染问题更难治理的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地污染问题;讲到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保护——即使青藏铁路设计了野生动物通道,也难以避免对野生动物迁徙和生存的影响,探讨人类在修筑铁路、公路时怎样更好地考虑到生态效应;讲到沿海岸线高强度的开发所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讲到我国一些边境地带,不仅赋存有很好的资源,还涉及到如何保护自然之美和维护国家主权等重大问题。单之蔷研究员地报告激发了参加活动人员极大的爱国热情和保护生态的信心。

姜鲁光博士重点介绍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开展志愿者工作的有关情况。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是中国科协、民政部办事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从2007年开始试点,重点探索了学会专职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学会工作模式,提出了志愿者的定位、组织结构以及开展的一些活动。

    在讨论中,北师大资源学院研究生二年级的一位学生表示,“我希望成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一名志愿者,我就是自然资源方面专业的学生,以后可能就从事这方面工作,希望为自然资源不管是改善还是治理,多做一些贡献。”

地理资源所所一位“自然资源学”专业博士生表示,能参加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当一名志愿者,感到很有归属感,“我以前也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志愿者活动,如有需要做的工作随叫随到,我乐于参加。”

    会后,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科技馆。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