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科普天地>科普活动

全国科普日——“讲述千烟洲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在江西泰和举行

发布时间:2023-10-18 浏览量: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在中小学营造学科学、爱科学、崇尚科学家的良好氛围,9月23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与泰和县科学技术协会在泰和中学开展了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讲述千烟洲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报告会。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席科普专家、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站副站长杨风亭作主题宣讲报告,12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image.png

      一户一烟,千户千烟,故名千烟洲。千烟洲,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曾有千户人烟。由于树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了农民贫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只剩下七户人家留守,整个千烟洲一度毫无生气。但如今的千烟洲,在连绵起伏的山丘下,蝉鸣、鸟叫与潺潺溪流不绝于耳,风吹过麦田与树梢,空气里都是花果清香的味道。

       从“晴天一块铜,下雨一包脓。远望黄蒙蒙,近看水土空”到“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渔粮”,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千烟洲,书写了绿色传奇,这其中是千烟洲站几代科研人员的坚守和付出。在研究创新这场寂寞的长跑中,他们凭借着“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毅力、“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镌刻在泰和这片红土地上,铸就了泰和县科技创新的丰碑。

image.png

      报告以千烟洲站40年的发展历程为轴线,通过一组组的照片、实物、图表等,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代科学家在江西红土地上的坚守与传承故事。他们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积累了超过2000GB的第一手观测数据,为生态学相关研究及政府决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植物进化理论,揭开了植物生存和传播的隐秘的“地下规则”;创建了“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渔粮“的千烟洲模式,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国红壤丘陵的综合开发提供了模式样板。报告还结合中学地理教材,详细讲解了千烟洲模式成功的秘诀、伏秋旱与副热带高压等知识点。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杨站长在宣讲时说。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辉煌成就,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

     整场宣讲活动持续了约两个小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期间现场气氛始终高涨,会场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杨老师的演讲之后,更加直观地理解了科学家精神,明白了身处新时代的青年要始终保持一颗探究之心,多参加各种科学实践,用自身的行动传承科学家精神。此次宣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更多的学生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