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量:12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经各方的共同努力,今天在风景秀美的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本届理事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大会的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唐建先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教授,原地矿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文驹先生,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大会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石玉林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院士致以的崇高敬意;向出席大会的所有代表表示亲切的慰问;向承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的各级领导及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是我学会学术交流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全体理事和与会代表对大会寄予了厚望。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学会新的一届理事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重要学术会议。大会将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在“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指导下,探索资源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资源约束已上升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如何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前提下,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位资源科学工作者面前的核心课题。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可以组织全体会员和各专业委员会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了解国内外资源状况和态势,掌握资源科学规律,做到对各类重大资源的供求预测与资源安全预警;
2、了解资源经济规律,为国家建立有效的资源市场机制,发展资源工程,壮大资源产业提供有效的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
3、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并以此指导管理资源和节约资源的各项工作;
4、协助决策者制定适应新形势的资源法规和税制,同时建立有效的区域分工和补偿机制;
5、教育下一代,开展资源科学普及工作,为在全社会确立科学的资源发展观做出贡献。
作为资源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而作为资源科技界重要交流平台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及其各专业委员会更需要创造条件,推动我国资源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不断交流和共同提高。
今年五月初,经过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会的投票决定,委托南京师范大学具体承办2004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及其地理科学学院的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大会组委会的努力下,在仅有半年的时间内,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值此机会,我代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向南京师范大学及其地理科学学院和大会组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我们邀请了11位国内知名学者进行重要的学术报告,并分别设立资源科学理论方法创新与学科教育体系改革、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水资源、土地及湿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等四个专题分会场。会议期间将有1个新的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5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教育工作委员会进行换届活动。
本次大会收到论文全文162篇,摘要70篇。经各个专业委员会和其它专家反复修改、编辑,已内部出版论文集(1100页);并评选了30名青年优秀论文;向《自然资源学报》推荐了3篇特邀报告和21篇论文,向《资源科学》推荐了2篇特邀报告和30篇论文,拟在近期至明年1-3期陆续发表。
本次大会共有注册代表335人,来自全国的45个科研院校,其中研究生代表60人,大量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是这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同志们,本次学术年会是大家充分展示各自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并相互交流增进友谊的大好机会,希望学者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努力把大会办成促进资源科学不断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学术会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祝资源科学事业兴旺发达!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04年11月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