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4 浏览量:552
12月12日,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江苏省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协办的第三届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在六朝古都江苏南京顺利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为主题,是对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增强科技创新及技术支撑的呼应,是传播资源国情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方式,也是立足前沿,发掘人才,鼓励创新的有效途径。自2021年10月12日大赛1号通知发布起,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的积极响应。本届大赛共收到81所高校105个学院有效作品196份。经过专家组层层遴选,最终共有50项作品成功晋级决赛,另有32项作品获评优秀作品奖。
开幕式
本次比赛首次采用选手线上评委线下的新形式,并采用腾讯会议进行全程直播。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金晓斌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满春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陈松林教授,广东国地规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娜,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先后致辞,感谢所有参赛队伍对本届比赛的信任和支持,寄语决赛队伍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学术风采,期待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作品线上答辩
本届大赛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决赛答辩,共有50支参赛队伍参与线上答辩。各参赛队精心设计、积极筹备,线上汇报均取得理想的展示效果。
专家评委围绕作品选题的背景、技术方法应用、团队成员分工、成果潜在问题与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提问,全方位考察参赛队员的理论基础、技能水平、学术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的六支代表队荣获特等奖。
闭幕式
当天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与颁奖典礼将本次大赛推向高潮。闭幕式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黄贤金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镭研究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松林教授分别对大赛进行了总结。与会嘉宾宣读了获奖名单。指导教师代表、获奖学生代表分别发言,随后黄贤金教授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委托向承办单位授予感谢状。在闭幕式的最后,福建师范大学将大赛会旗交接给内蒙古财经大学,寓意传承,继往开来,赓续前行。
习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是自然资源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致力于提升大学生对资源国情的科学认知,鼓励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调动大学生参与自然资源科技事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资源相关专业大学生对资源问题的分析与实践能力,促进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方向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助力资源科技人才培养。未来,期待更多怀揣绿色梦想的青年学子,在大赛的平台上尽情挥洒,闪耀出理性的光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建立起合作的纽带、描绘出绿色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