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1 浏览量:145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重庆市地矿局、重庆市土勘院、重庆市科协、重庆市地理学会、重庆师范大学地科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协办,中国科协、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支持的“2008’全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11 ~ 13日在美丽的山水城市—重庆市西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160余人,大会交流论文168篇。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先生、重庆市科协戴伟副主席、重庆市北碚区成肇兴副区长、重庆市地勘局王力院长、重庆市土勘院李仕川院长等应邀出席了此次学术盛会。会议由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地科院廖和平教授主持,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致欢迎词,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特邀嘉宾袁道先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佘之祥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倪绍祥教授,以及戴伟副主席、成肇兴副区长对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杨庆媛教授代表会议组委会,宣读了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广州大学等国内12个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大会发来的贺信与贺电。
来自全国各地的48位专家学者作为大会学术报告,其中刘彦随、张凤荣、陈百明等12位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两个分会场设立四个研讨主题,共有36位学者作了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代表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的热点、焦点和关键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学术报告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模式,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百明研究员、陈健飞教授、张凤荣教授、董玉祥教授、郑新奇教授、廖和平教授、王静研究员、任志远教授、杨子生教授、副秘书长龙花楼研究员等先后主持了学术报告。
闭幕式由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建力教授主持,龙花楼、王静、杨子生、陈银蓉教授分别代表分会场四个主题报告会作了学术交流情况及主要成果的报告。郑新奇教授代表组委会作大会闭幕总结,指出了本次大会的“六大特色”、取得的“三项成果”和土地资源与乡村发展领域深化研究的“十个问题”。西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文政教授,分别接受倪绍祥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刘彦随研究员代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赠送的锦旗。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经会议组委会组织、论文评审专家推荐、专业委员会审定,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玉碧副教授的“城乡建设用地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所方斌博士的“破解阻尼农地利用多样化发展的思维固化力等20篇论文荣获二等奖。在闭幕式上,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和西南大学校、院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精美证书。
作为本次研讨会标志性成果的论文集——《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主编:刘彦随,副主编:廖和平、杨子生、龙花楼),于2008年7月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文集收录了经严格筛选的大会论文168篇,计200余万字,涉及土地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模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安全与土地生态建设、耕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等7个前沿领域,展示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与乡村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
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创建于1986年,是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最早设立的专业委员会之一。在早期创建人、我国著名土地科学专家石玉林院士等先生的带领下,专业委员会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活动,在促进我国土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颇受全国从事土地资源学习、研究与管理工作者热爱的学术组织。2002年以来,新一届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将“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土地资源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制度化,并建立起承办单位自愿申请、竞争与专业委员会审定的运作机制。此前,“当前土地资源研究热点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于2002年11月在古都南京成功承办;“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由云南财经大学于2004年7月在春城昆明成功承办;“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由广西师范学院于2006年7月在绿城南宁成功举办。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徐州、昆明、广州的三个兄弟单位负责人主动提出申办2010年的“全国土地资源学术研讨会”。
(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