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首页>分支机构动态

第十五届中国水论坛研讨面向全球变化的水系统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浏览量:187

2017年11月11~12日,第十五届中国水论坛在深圳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包括来自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中国水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主办,是我国水科学界每年一次的盛会。本届中国水论坛是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

大会开幕式

本届中国水论坛是以“面向全球变化的水系统创新研究”为主题,针对国家水安全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水科学前沿问题,开展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和探讨,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安全保障提供智力支撑。整个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大会分会场专题报告、大会主题报告和闭幕式共五个环节。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邱国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志强教授致欢迎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主席夏军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捷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夏军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所有与会专家学者要把握住本届水论坛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深入交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真正做到各专业的交叉融合,共同努力,促进各学科的良好发展,为解决中国水问题献计献策。王捷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在紧跟“十九大”之后召开的本届水论坛,正是学术界响应“十九大”的号召,以恢复绿水青山为己任,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水科学前沿问题,群力群策,共同探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会。

中国科学院夏军院士、刘昌明院士、香港大学陈骥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邱国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陈永勤教授和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施建成主任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报告围绕全球变化的水系统创新研究,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展现了专家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夏军院士深刻剖析了生态水文学的发展历程,并对生态水文学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下一步生态水文学乃至水科学的研究方向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刘昌明院士的报告,从时空分布方面对中国的水热要素特征及其分异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陈骥教授分析了人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全球大坝建设情况,并对大坝建设的利弊进行了讨论。邱国玉教授对城市热岛效应及其生态水文调控模式进行了介绍。陈永勤教授以珠江流域为例,分析了极端气候对长期水资源量的影响。施建成主任从遥感水文的角度,介绍了我国水循环卫星建设计划,并对其未来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11月11号下午和12号上午,270余名专家及研究生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水科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全球与区域水资源不确定性及其对策、新型的水环境水处理技术与管理技术、变化环境下的水文过程及其水文水资源响应、水资源安全与管理、生态水文与城市生态水文、全球变化下的蒸散发观测、模拟与挑战、土壤水与地下水科学与管理、极端气候与洪旱灾害、农业水资源与氮磷循环及效应、富营养化水体与黑臭水体修复理论与技术、遥感水文等12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中国水论坛为了鼓励和促进青年学者从事水问题研究,专门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并开展优秀青年论文评选活动。

表彰“中国水论坛2017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获得者

大会分会场报告结束后,进行大会报告。Monash University邱顺添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汤秋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雁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宗学教授、中山大学陈晓宏教授、郑州大学左其亭教授等6名专家分别做了大会报告。邱顺添教授对基于自然理念的水利工程设施及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差异和联系。汤秋鸿教授系统剖析了陆地水循环的综合集成与模拟过程。李小雁教授对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及水分收支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徐宗学教授介绍了水文模型的发展及对未来模型发展方向的展望。陈晓宏教授介绍了水资源供需互馈配置的进展与研究方法。左其亭教授对中国水论坛15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介绍了水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水论坛的重要贡献。

经过两天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第15届中国水论坛于11月12日下午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由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左其亭教授主持。

首先由左其亭教授致感谢辞,强调了论坛作为促进平等交流的学术平台的办会理念,并指出了论坛下一步的改进工作,如扩大论坛规模、提高论坛水平层次、增加青年奖奖励力度等,以进一步鼓励专家学者的参会热情与深入交流,并促使青年学者提升科研热情,积极投身于学科发展建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领导胡昌支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表明将会加大对青年学者从事水问题研究的支持力度。将协助中国水论坛增加对青年学者的奖励力度,并针对行业内的优秀博士论文,推荐出版优秀博士系列专著等。

同时在会上表彰了“中国水论坛2017年度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获得者(共10人),并颁发获奖证书、奖杯和奖金。随后,本届中国水论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邱国玉教授作本届论坛总结讲话,左其亭宣布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由黄山市政府、合肥工业大学等联合承办,并举行了隆重的会旗交接仪式。

大会交接仪式

本届水论坛使多个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充分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水科学相关学科间的交融和相互启发,是水科学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学术盛会。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先后剖析了新型的水环境水处理技术与管理技术、变化环境下的水文过程及其水文水资源响应、富营养化水体与黑臭水体修复理论与技术等内容,对下一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水安全研究方面,专家们从海绵城市建设、水环境管理、生态水文、水资源安全管理等多角度进行剖析,在加深对水安全概念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剖析了水安全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传授了海绵城市建设、水资源不确定性及其对策、水资源安全与管理、土壤水与地下水科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会上还讨论了变化环境下的生态水文与城市生态水文、全球变化下的蒸散发观测、模拟与挑战、极端气候与洪旱灾害、农业水资源与氮磷循环及效应、遥感水文等内容,并形成第十五届中国水论坛文集《面向全球变化的水系统创新研究》。本届大会为水科学同仁们搭建起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会议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热点问题集中,各位专家们群策群力,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水安全无私地贡献了真知和经验,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安全保障提供智力支撑。中国水论坛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形成了水科学研究领域富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品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