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首页>通知公告

2017’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热带亚热带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与区域新型发展战略学术论坛第一号通知

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量:98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等承办的

2017’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热带亚热带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与区域新型发展战略学术论坛,拟定于2017年10月27日-11月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广西师范学院

承办单位: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

协办单位:广西地理学会

二、会议主题

热带亚热带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与区域新型发展战略

三、主要议题

1.南方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整治研究;

2.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与案例研究;

3.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

4.热带亚热带湿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5.喀斯特及脆弱生态区资源利用与保护;

6.流域水土资源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

7.城乡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

8.环北部湾城市群与一带一路地缘环境研究;

9.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学科人才培养;

11.其他相关研究主题。

四、会议日程

会议日期:2017年10月27日-11月2日。

会议日程:2017年10月27号报到,28、29号学术交流,10月30日-11月2日野外学术考察。

五、会议地点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广西师范学院。

六、征文要求

为便于参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将编辑印刷或刻录论文集(未提交论文,也可以报名参加会议)。会议将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奖,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颁发获奖证书。评选范围:年龄在35岁以下(1982年10月28日后生);参加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的代表,必须提交论文全文、参加会议并做论文相关学术报告。

(一)提交论文全文的,要求如下:

1.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依次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约300字)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

2.论文首页脚注处须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务与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论文属于基金项目的,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

3.文章控制在6000字左右,要求论点明确、文字通顺、数据可靠,文责自负。

4.征文截止2017年10月10日。

5.征文请采用电子邮件发送,格式为word文档。

(二)只提交论文摘要的,要求如下:

1.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摘要正文、关键词(3-5个),不用列参考文献。

2.正文字数800-1000字。

3.论文摘要请采用电子邮件发送,格式为word文档。

4.请于2017年10月1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

七、注册费

参会者需缴纳会议注册费,正式代表为800元/人,学生代表为400元/人(凭学生证)。交通、住宿费、考察费等自理。

八、会后学术考察

A线路:广西特色自然地理专业考察

防城港-东兴(中越边境)-十万大山-友谊关(中越边境)-德天跨国大瀑布(中越边境)-通灵大峡谷。预计4天。

B线路:桂东北典型喀斯特景观考察

桂林-阳朔-龙胜龙脊梯田。预计3天。

九、报到、会议、住宿地点

1.报到地点:南宁利泰国际大酒店(南宁市明秀东路157号)。

2.会议地点: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3.住宿地点:南宁利泰国际大酒店(准四星,单位协议价220元/标间;南宁市明秀东路157号)。

十、会议联系方式

本次会议面向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欲参加者,请填写参会报名表(见附件),于2017年10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会议联络处。

会务组专用邮箱:gsgxoffice@163.com

冯春梅 0771-3113518、18677059652;1452720537 @ qq.com

张建兵 0771-3113518、13669684879;gxtczjb@163.com

胡宝清 0771-3107327、2629983397@qq.com

周 兴 0771-3945517、2942913718@qq.com

陈松林 18959164993、slchen6@163.com

附件:会议通知及报名回执:2017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1号通知).doc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

2017年8月12日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等承办的

2017’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热带亚热带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与区域新型发展战略学术论坛,拟定于2017年10月27日-11月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广西师范学院

承办单位: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

协办单位:广西地理学会

二、会议主题

热带亚热带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与区域新型发展战略

三、主要议题

1.南方山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整治研究;

2.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与案例研究;

3.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

4.热带亚热带湿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5.喀斯特及脆弱生态区资源利用与保护;

6.流域水土资源演变与环境效应研究;

7.城乡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

8.环北部湾城市群与一带一路地缘环境研究;

9.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0.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学科人才培养;

11.其他相关研究主题。

四、会议日程

会议日期:2017年10月27日-11月2日。

会议日程:2017年10月27号报到,28、29号学术交流,10月30日-11月2日野外学术考察。

五、会议地点

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广西师范学院。

六、征文要求

为便于参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将编辑印刷或刻录论文集(未提交论文,也可以报名参加会议)。会议将评选青年优秀论文奖,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颁发获奖证书。评选范围:年龄在35岁以下(1982年10月28日后生);参加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的代表,必须提交论文全文、参加会议并做论文相关学术报告。

(一)提交论文全文的,要求如下:

1.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依次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约300字)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

2.论文首页脚注处须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务与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E-mail)。论文属于基金项目的,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

3.文章控制在6000字左右,要求论点明确、文字通顺、数据可靠,文责自负。

4.征文截止2017年10月10日。

5.征文请采用电子邮件发送,格式为word文档。

(二)只提交论文摘要的,要求如下:

1.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摘要正文、关键词(3-5个),不用列参考文献。

2.正文字数800-1000字。

3.论文摘要请采用电子邮件发送,格式为word文档。

4.请于2017年10月1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

七、注册费

参会者需缴纳会议注册费,正式代表为800元/人,学生代表为400元/人(凭学生证)。交通、住宿费、考察费等自理。

八、会后学术考察

A线路:广西特色自然地理专业考察

防城港-东兴(中越边境)-十万大山-友谊关(中越边境)-德天跨国大瀑布(中越边境)-通灵大峡谷。预计4天。

B线路:桂东北典型喀斯特景观考察

桂林-阳朔-龙胜龙脊梯田。预计3天。

九、报到、会议、住宿地点

1.报到地点:南宁利泰国际大酒店(南宁市明秀东路157号)。

2.会议地点: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南宁市明秀东路175号)。

3.住宿地点:南宁利泰国际大酒店(准四星,单位协议价220元/标间;南宁市明秀东路157号)。

十、会议联系方式

本次会议面向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欲参加者,请填写参会报名表(见附件),于2017年10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会议联络处。

会务组专用邮箱:gsgxoffice@163.com

冯春梅 0771-3113518、18677059652;1452720537 @ qq.com

张建兵 0771-3113518、13669684879;gxtczjb@163.com

胡宝清 0771-3107327、2629983397@qq.com

周 兴 0771-3945517、2942913718@qq.com

陈松林 18959164993、slchen6@163.com

附件:会议通知及报名回执:2017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1号通知).doc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学院)

2017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