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5 浏览量:192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及《2016年学会改革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积极部署,及时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认真学习领会,并从学会实际出发, “以分支机构管理改革、树立优秀典型”为切入点,正式启动2016年学会改革工作。
学会现有22个分支机构,包括19个专业委员会和3个工作委员会。(近两年随着分支机构数量、规模的逐渐扩大,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摸清分支机构现状,了解分支机构发展遇到的问题,4月9日-16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升魁理事长、沈镭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副秘书长王捷及会员主管商永刚一行到分支机构较为集中的南京开展了调研走访活动。
分支机构管理改革座谈会会场
4月11日,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了“2016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分支机构管理改革座谈会”。中药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段金廒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副主任兼秘书长吴啟南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红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秘书长李玉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贤金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副秘书长朱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寅康教授(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秘书长金晓斌副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秋昊副教授、钟太洋及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振克教授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王捷副秘书长主持。
沈镭副理事长传达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及《2016年学会改革工作要点》,介绍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及设想,提出要通过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分支机构的积极性,督促其规范运作,科学评价分支机构的工作绩效;发挥分支机构蕴含的巨大能量,使其在决策咨询、学术交流及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参会的四位分支机构负责人分别重点介绍了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及开展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面临的问题,介绍了2016年工作计划。
与会代表针对分支机构改革展开了热烈讨论。中药及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提出学会的各个分支机构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建议建立联合体加强交流合作。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建议学会要加大在培训方面的支持。资源地理专业委员会建议发挥学会智库作用,出版《自然资源科技工作者建议》;开展优秀成果、专著、教材的评选以及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评选。教育工作委员会建议开展调查研究,完善资源科学教材体系并落实编写。
沈镭副理事长充分肯定了分支机构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各分支机构要加强活动总结和宣传,他还建议分支机构着力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学会将给予支持配合。(1)创新科普工作形式,例如:开展小学生小院士工作站、中学生资源国情教育、大学生资源节约创意大赛等;(2)加强学科建设,适应资源学科发展要求,摸底资源科学教材需求,组织开展教材编写;(3)开展培训班以及企业咨询等工作;(4)围绕智库建设开展决策咨询等。
成升魁理事长感谢分支机构的负责同志对学会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感谢大家对学会工作无私的奉献。通过此次调研,深入了解到各个分支机构所开展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对大家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学会理事会一定认真对待研究,提出对策。希望各个分支机构按照中国科协及学会的要求,进一步探索改革路径,在学科建设、科普、决策咨询、社会服务等领域发挥更多、更大作用。
4月11日下午,学会一行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对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现场调研工作。南京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马洪正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袁林旺教授、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红玉教授、副主任王国祥教授、秘书长沈永明教授和办公室主任李玉凤博士等参加了会议。成升魁理事长充分肯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多年来在学术交流、决策咨询、规范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感谢支撑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对学会工作的支持。
4月12日,学会一行又先后来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对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进行了实地调研。段金廒主任、吴啟南秘书长陪同参观了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药标本馆、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及科技平台。段金廒主任重点介绍了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中药资源循环利用、中药废弃物的有效处置与转化利用,以及推动中药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研究进展。成升魁理事长提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建议,建议其加入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共同为中药资源循环经济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从2016年起学会将陆续开展分支机构调研走访活动,计划每年调研5-6个分支机构。摸清现状,查找问题,共议学会改革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