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页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首页>通知公告

学会成立40周年——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公众科学日活动通知

发布者:2023 发布时间:2023-05-12 浏览量:209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到来之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举办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依托学会森林资源专委会支撑单位——千烟洲站开展。千烟洲站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始建于1983年,是地理资源所的重要野外支撑平台、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基本站,同时也是国家野外站、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专委会依托单位。千烟洲站2018年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命名,2022年入选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本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主题 “我身边的绿水青山”,内容包括千烟洲模式——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典范、生态监测哨兵。

image.png


1、千烟洲模式——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典范

1)  活动介绍:

千烟洲模式,即: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渔粮,创建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是我国红壤丘陵区立体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并被编入高中地理教科书。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千烟洲模式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典型范式。

通过现场参观和讲解,了解千烟洲模式创建的背景和意义,增加对千烟洲模式的感性认识,提高对红壤丘陵区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科学认知。

2)    面向人群:大、中学生,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及其他感兴趣的各类社会公众。

3)  时间:2023513日(星期六,8:00-11:3013:30-17:00

4)  地点: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中科院千烟洲站

2、生态监测哨兵

1)活动介绍:

作为CERN的野外生态站,长期定位监测是千烟洲站的基本任务之一。千烟洲站按照CERN的标准规范,建有多个野外长期观测样地,为生态系统长期演变规律和生态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是名副其实的生态监测哨兵。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生态系统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等生态要素的基本观测技术和方法,实地动手操作野外测树工具。

2)面向人群中、小、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及其他感兴趣的各类社会公众。

3)时间:2023513日(星期六,8:00-11:3013:30-17:00

4)地点:江西省泰和县灌溪镇中科院千烟洲站

参加方式:提前5天预约,接受团体或个人报名

总人数100人,报满为止

联系方式:杨风亭, yangft@igsnrr.ac.cn, 1352105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