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8 浏览量:222
2023年12月28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23年全国科普日有关组织单位和活动予以表扬的通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被评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由学会推荐的“讲述干烟洲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和“《在荒野湖泊捡拾散落的星辰——认识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湖泊》系列科学文艺主题活动”两项活动获评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在荒野湖泊间捡拾散落的星辰系列科学文艺主题活动
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刘瑛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作了“在荒野湖泊间捡拾散落的星辰”科普报告。报告围绕如何认识一个湖、湖周的鸟兽草木、干旱区典型湖泊、科普传播的文学化推进等问题展开,并分享了第三次新疆科考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受到了现场观众的欢迎。当天有的孩子从40多公里外的达坂城区赶过来,也有的从与昌吉州毗邻的五家渠市赶过来,家长和孩子们都对讲座内容充满热情,现场近400个座位远远不能满足到场观众,很多观众就在阶梯及前排空地上席地而坐。在互动问答环节,很多观众表示,虽然生长在新疆,却并不了解新疆居然有那么多湖泊,通过这样的科普报告,不仅增加了科普知识,还了解了很多过去旅游过程中忽略的精彩内容。当天有510余人参加活动。
“讲述干烟洲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
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杨风亭在江西泰和中学作“讲述千烟洲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报告。千烟洲,坐落在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曾有千户人烟。由于树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了农民贫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只剩下七户人家留守,整个千烟洲一度毫无生机。但如今的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渔粮”,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千烟洲,书写了绿色传奇,这其中是千烟洲站几代科研人员的坚守和付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杨老师以千烟洲40年的发展历程为轴线,通过大量的史料、鲜活的案例和翔实的数据,生动讲述了几代科学家在生态学理论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弘扬了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