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陈发虎教授、夏军教授同时当选地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陈发虎,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干旱半干旱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变化研究,在兰州大学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稳定的地学研究群体。先后开展了西部黄土地层与黄土气候学、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全新世干旱事件、干旱区湖泊演化和西风区湿度变化等的研究工作。突出成果包括:1)系统开展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的黄土地层
2015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承担了中国科协“资源与生态科技示范基地评价”项目,该项目选取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以下简称千烟洲站)为例,对其运行情况、工作水平及管理机制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提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基地评价技术规程”及其实证案例,促进我国自然资源试验研究与科技示范事业的深入发展,为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做出有益探索。10月学会组建了第三方工作组,聘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石培礼研究员担任组长;专家委员会聘请了15位资源、生态领域的专家参与项目讨论、实地考察等工作;千烟洲站专门成立了工作组。11月3日、11月17日学会先后召开两次项目研讨会,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
10月16日下午,第十届资源科学研究生论坛在昆明召开。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论坛主题为:“新常态和新丝路战略下的资源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此次论坛得到了全国资源科学领域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百余位资源科学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姜鲁光副研究员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研究员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学术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孔含笑和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渠立权共同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10月16日~18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学术年会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云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协办。来自全国各地资源类院校、研究机构的近700位代表参加了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崔鹏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永文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陈曦研究员、沈镭研究员、江源教授、林家彬研究员、夏军教授、高峻教授、濮励杰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松林主持,蒋永文校长致欢迎词。大会
198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研究所、高校以及新疆科研机构等50多个单位组建了由350多人组成的新疆资源开发综合科学考察队。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工作,考察队足迹遍布全疆,出色地完成了考察任务,总结并出版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成果。当年的考察成果在30年的实践中为新疆、乃至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考察队员在艰苦的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30年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国际局势、中国地位、新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响应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发展新战略,回顾当年新疆考察的成果与经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受托策划并组织召开了“纪念新疆资源开发综合科学考察30周年座谈会
6月30日,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和《资源科学》编辑部共同组织下,“国际论文写作与投稿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办。来自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部分会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师生、中国旅游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机构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会上,国际期刊《旅游管理》主编Chris Ryan教授做了题为《Trends in Publishing Research and How to Get Published》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Chris Ryan 教授讲解了旅游学术研究的规范,国际期刊对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和趋势,列举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如下。开展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在首批试点基础上,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工作领域,加强制度建设,现就积极稳妥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2015年6月8日至9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承办的“中国能源与矿业部门高级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培训活动得到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的资助特别邀请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可持续矿业研究所矿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CSRM)主任Saleem Ali教授授课,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研究员主持了培训活动。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北京办事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19家单位共5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在两天的培训期间,先后有9位专家进行了授课。Saleem Ali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矿产及油气产业的地位及其影响,以及中国能源及矿产采掘行业应该遵循的国际规范、企业环境和社会责任。
5月23至24日,首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承办,是全国首创的青年旅游论坛。论坛以“成长与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9个省、自治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近300位学者参会,有20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记者到会报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邱鸣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他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教授向大会致辞,指出在国民经济新常态和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面临许多新挑战和光荣艰巨的新任务。 “中国青年旅游论坛”的创办旨在为全国青年学者
2015年5月29-31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预备会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史彬调研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镭研究员,学会副秘书长、办公室王捷主任,学会秘书处商永刚等8人参加了会议交流研讨。作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承办2015年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执行主席,学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姜鲁光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黄秋昊副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金铠教授介绍了“生态文明与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史彬调研员介绍了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与具体要求。自1990年以来,青年科学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