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量:486
2024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会评工作已结束,自然资源组共有10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5项青年科技奖通过会评。根据《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章程(暂行)》相关规定,现将自然资源组会评结果(具体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时间:2025年9月17日—9月23日。
公示期内,若对成果名称、候选单位或候选人存在异议,可向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相关要求如下:
1.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须提交书面异议材料,并附必要证明文件;
2. 须表明真实身份: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需由法人代表签章并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需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3. 匿名异议、超出公示期限的异议,或仅对评审结果提出的异议,均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
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人及电话:张丹凤/米捷010-63882166/211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联系人及电话:武娜 010-64861455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25年9月17日
2024年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自然资源组)会评通过项目(各等级内排名不分先后)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 | 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建议等级 |
1 | “三生”空间统筹优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山东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天津商业大学 | 江东、董金玮、付晶莹、郗富瑞、李佳硕、李宇、孙志刚、林刚、张珣、王亚欣、王娣、李之超、张海燕、刘茜、万玉钗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 | 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理论、关键技术与多尺度应用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陆大道、陈明星、 马永欢、刘彦随、张文忠、樊杰、刘慧、王开泳、李蕾、张晓平、叶超、黄耿志、祝培甜、张华、蒋会平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3 | 面向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水岸利用与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段学军、左玉强、宋春桥、梁双波、邹辉、王磊、曾思栋、刘平平、古小治、董林垚、潘继征、蔡永久、关保华、陈佩佩、胡碧霞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4 | 城市人与自然耦合机制及生态格局优化技术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 | 欧阳志云、周伟奇、任玉芬、肖荣波、王效科、冼超凡、逯非、韩宝龙、钱雨果、苏芝敏、郑善文、龚诚、张红星、孙旭、苏泳娴 | 院士推荐 |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5 | 高密度城市三维生态空间服务功能及格局优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 北京大学、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彭建、岳隽、刘珍环、吴健生、陈小祥、王晗、陈君丽、姜虹、唐文魁、徐雅莉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6 | 干旱海陆传播全过程智能感知与水资源孪生调控技术及应用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师范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武昌首义学院 | 张翔、顾西辉、张强、陈述、曾江源、王立刚、王鹏、管延松、张晓琦、孔冬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7 | 西南山区国土空间要素耦合、功能表征及优化技术 |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 彭立、邓伟、赵宇鸾、张继飞、陈田田、刘颖、张少尧、张昊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8 | 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质提升机制与技术示范 | 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台州学院、绵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吴福忠、倪祥银、谭波、曹瑞、岳楷、吴庆贵、常晨晖、钟小剑、杨万勤、杨玉盛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9 | 景观城市化监测模拟及其对生态系统碳价值的影响机制 | 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 何春阳、史培军、于德永、刘志锋、姜璐、王文颖、黄庆旭、陈克龙、周涛、毛旭锋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0 |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典型湿地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及应用 | 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吴志峰、蒋卫国、曹峥、张鸿生、张棋斐、凌子燕、黄晓峻、解学通、贾凯、罗伟玲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1 | 西北干旱区乡村地域系统多维耦合机理与韧性调控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 | 马利邦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 | 青年科技奖 |
12 | 数据驱动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关键技术及应用 | 陕西师范大学 | 黄晓燕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 | 青年科技奖 |
13 | 城市高分辨率建成环境存量与二次资源评价方法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刘刚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 | 青年科技奖 |
14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张寒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 | 青年科技奖 |
15 | 城市社区生活空间品质提升与资源配置优化关键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魏宗财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 青年科技奖 |